欢迎光临本社区!请 [登录][注册]
搜索

大秀场

Iven    

主题

好友

2003

积分
  • 6白领居民°
发表于 2012-5-4 08:43:58 |显示全部楼层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漂在南京。 立即注册  已有账号?点击登录   关闭

      漂在南京论坛讯明天就是立夏节气,可是昨天有消息称由于全球变暖,一年四季长短发生了变化,传统的24节气也越来越“凌乱”,特别是代表着春夏季节的“惊蛰”等四大节气,表现得有点“不靠谱”了,需要调整与节气对应的农耕习惯,最长的要提前16天。而记者了解到,其实改变的不仅仅是节气,气象谚语、疾病规律,其实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。在南京,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日子,在2000年之后的10年里,全部提前至3月份就出现了,所以春风拂面暖意洋洋,市民感到春困提前也就不奇怪了。

明天“立夏”

最近天天30℃


        只上了3天班,明天就到周末了,大家有没有一种幸福来得太快的感觉呢?明天进入“立夏”节气,而这个周末,南京天气“晴”字当头。

立夏南京人要尝“三鲜”

        每年的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。这一天,南京还有不少有趣的习俗,《金陵岁时记》中有记载:“立夏叫小儿骑坐门槛,食豌豆糕,谓不疰夏。”就是让小孩吃豌豆糕可望于整个夏季不厌食。吃完豌豆糕后,还要给小孩子称一下体重,谓之“称人”。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,就不怕夏季炎热,也不会消瘦了。

       进入立夏节气后,新鲜果蔬纷纷上市,民间节俗以“尝鲜”为主,谚曰:“立夏尝三鲜。”南京人习惯将三鲜分为水中、田里和树头。水中的三鲜是螺蛳、河虾、鲥鱼;地里出产的三鲜分别是苋菜、蚕豆、豌豆糕或乌米饭;树头上长的三鲜是樱桃、青梅、香椿头。南京“尝三鲜”习俗由来虽无从考证,但目前在这些三鲜中,鲥鱼已经再难上寻常人家的餐桌。

北方城市要抢先“入夏”

      今明两天,南京最高气温将会升至30℃,而预报后天32℃的最高气温,将会刷新4月23日创造的31.6℃的今年以来最高温纪录。夏天,就在大家还对春天意犹未尽的感觉中,悄无声息地越来越近了。

       在北方,已经有了初夏的炎热,北京昨天下午两点和三点的气温达到32.7℃,这是今年以来到现在为止北京气温的最高值,预计这3天,华北、黄淮一带最高气温普遍还在30℃左右,这已经开启入夏进程,有望提早入夏。看来,北方的兄弟城市们要赶超我们南京,提前进入夏天了。

现在是春天还是夏天?

       记忆中南京的夏天,长得让人有些讨厌,而短暂的春天,却总让人很是贪恋。今年南京自3月24日入春以来,到如今也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,最近连续30℃的最高气温,是否意味着春天就此和我们说再见了?根据中央气象台中长期预报,到下周一南京都是晴好天气,但从周二开始,受降水影响,气温也会略有下降,而达不到入夏的标准。所以此时的南京,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夏天。

       进入“立夏”节气,应以养心为重,可在清晨多散步,晚上用五指梳梳头,可以改善血液循环,促进新陈代谢。

南京三日天气:

今天 晴,偏南风2~3级,18~30℃

明天 晴,17~30℃

后天 晴,17~32℃

>>凌乱的节气

四大节气最不靠谱?

       在最近一期《科学通报》上,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钱诚等人发表了《1960~2008年中国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》的论文。文中指出,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,我国的平均气温升幅明显,致使进入春夏的时间提早,进入秋冬两季的时间推迟。夏季时长平均增加了15天,冬季时长减少了15天。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,在过去10年中“大寒”的冷天减少了56.8%,而“大暑”期间的热天增加了81.4%。“雨水”节气的升温趋势最为明显:1961年到2007年的平均气温上升了2.43℃。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认为,这种变暖的趋势更明显地影响了春夏的节气,需要调整与节气有关的农耕习惯。他们建议把与春夏两季节气有关的农业活动提前,特别是“惊蛰”、“清明”、“小满”和“芒种”。

“芒种”时节不忙种了

       江苏一位农业专家介绍,节气确实与农业关系很大,像惊蛰代表着一年农耕的开始,有春牛耕田之说,而清明种豆、谷雨种瓜则是众所周知的习惯,芒种则是一年里的大忙时期,种水稻种花生。

       不过,变暖的趋势将农事的节奏打乱。例如5月下旬的小满,这是黄河流域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的时期,而南京地区,这个时节,小麦则快成熟了,有的年份由于气温偏高,农田已经等待收割了。

       随着气候变暖,南京的农事实际上已经提前一个星期左右,也就是说,过去该干什么,现在得提前一个星期干了。以前的农忙可是要到6月上旬的芒种节气,俗话说得好:“芒种忙两头,忙收又忙种”,但现在5月下旬就开始收麦子了。

“白露身不露”基本不对

       感受错得最“离谱”的,也许就属9月上旬的白露了。气象专家告诉记者,过去随着白露的到来,气温逐渐下降,白天日照时间变短,强度减弱。鸟类开始做过冬储备,人们也要做好御寒的准备。白露也是天气转凉的一个标志。但是实际中,南京的9月初,太阳的热力丝毫没有减退,人们都还穿着短袖、短裤,甚至还要防着“秋老虎”的到来。谚语中“白露身不露”就不准确了。

     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家研究显示,南京冬天平均长度在120天左右,与上世纪80年代前相比,平均长度约减少了半个月。另外,南京的春季提前,春天的时光仍旧短暂,56年时间,春天仅增长了几天而已。而秋季则减短了不到10天左右。

争论:节气本来就不准?

在24节气里有着很明显的特征,前人将其总结为一句长长的顺口溜:

立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

惊蛰乌鸦叫 春分滴水干

清明忙种粟 谷雨种大田

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

芒种大家乐 夏至不着棉

小暑不算热 大暑在伏天

立秋忙打垫 处暑动刀镰

白露快割地 秋分无生田

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

立冬先封地 小雪河封严

大雪交冬月 冬至数九天

小寒不太冷 大寒要过年

        其实,仔细一看,很多都对应不起来,比如“立夏鹅毛住”,说的就是地上的鹅毛会停住不动,可见风力的微弱程度。但是南京马上要进入到这个节气了,风力可真不会减弱到这种程度。江苏省的气象专家称,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部分,说的并非是太阳的运行情况,而是“物候”状况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黄河流域,本身和南京在气候上就有偏差。立夏鹅毛住,说的是北方到了立夏风就小多了,而此时南方有的地区却是汛期,风大雨大。

>>被凌乱的生活

舒适日提前 春困也提早来袭


       与季节长短变化对应的是,南京的舒适日也在发生着变化。南京林业大学和南京气象局近日完成了一项调查显示,南京市最舒适的月份是5月和10月,冷得让人很不舒适的月份为1月,热得很不舒适的日子基本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。近60年来南京市春季最舒适日开始与结束时间提前,夏季热得让人很不舒适以上的日子开始时间提前,结束时间推后,热得很不舒适及以上日数增多。冬季冷得很不舒适及以上日开始时间推后,结束时间显著提前,冷得很不舒适以上日数减少。总体来说,由于冷天结束得早,南京市的人体舒适日数在增加,不舒适以上日数在减少。

       调查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在2000年以前,有23年是直到4月才出现最舒适日,2000年之后,则全部提前到了3月份,特别是2002年3月6日就结束了冷得不舒适日,迎来了暖意洋洋的春天。不好的消息就是,最舒适日结束时间由往年的6月下旬提前到了6月初,2002年和2009年甚至出现了5月就结束的事情。

       虽说眼下已经快进入夏季了,今年春天也来得比较晚,但从近10年来看,南京的春天气息到得有点快。1到3月份,暖暖的春风才吹得人犯困,所以近几年,人们都有个很明显的感觉,过完年,人仿佛中午要打个盹才行。

秋分了还要忙着“降火”

        夏天时间长了,人们“火”大的日子就长了。谢立群说,中医上认为夏天是补阳气的时候,主要是养心。但夏天时间一拖再拖,人们的阳气更大,很多热型体质人饱受天热的折磨。到了“秋分”原本应该阳气减少,滋阴润燥的时候,身体还是火气大、烦躁、盗汗、口干、苦,还得忙着“降火”。除此之外,夏天过长,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也是一种折磨,对血糖和血压的控制要更为小心。

       其实全球变暖,改变的不仅是节气,还有很多方面,比如,南京的9月也悄悄被夏季“收入囊中”。

       江苏省气候中心的专家研究发现,从1951年至今,南京夏季的平均长度已经达到了115天,平均每10年增长3.7天,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,南京的“长夏”已经成为趋势,夏季的时间跨度正在显著变长,夏季长度长了20天左右,而最近10年,南京的夏天平均长度已由过去的3个半月增长到4个多月,9月已由过去的秋天挤入到了夏天的门槛之中,尤其是2009年,南京的“长夏”达到了5个月之久。

病毒性感冒夏天还赖着不走

       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谢立群告诉记者,按照惯例,春季万物生发,气温开始逐渐回暖,但也是感冒和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。

       最近也发现因为气温变化太快,春天提前到来,又稍纵即逝,很多病毒性感冒和一些过敏性疾病在天气已经暖和的“初夏”时更为高发。

结石病高发与夏天变长有关

         进入到夏天,又到了肾结石、胆结石的高发期。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顾晓箭表示,除了饮食结构变化外,其实,南京“结石病”高发也和南京夏天变长有关系。

        据顾晓箭介绍,据统计,近20年来,全球气候变暖,泌尿结石发病率逐年递增,有的呈地域性发病,广州、广西、江苏等地区发病率这几年更是高发,南京也是“重灾区”。结石的形成一般都需要“缺水”的环境,夏天长了,天气炎热,体内容易缺水,就给“结石”造就了“自然环境”。临床上,也有这样的感觉,到了夏天,病人比其他季节更多一些。

使用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快速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中文注册

  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 

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,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、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,只要接到合法请求,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。

广播台

找客服

回顶部